学习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交流 > 他山之石

浙江嘉兴市社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8日

“小切口”服务对接共富“大场景”

浙江嘉兴市社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村里供销社可帮了不少忙,这个新建的农贸市场整洁干净又亮堂,以后像我们这样自产自销的农户把菜摊子搬到这里,生意一定更加红火,村貌也会焕然一新!”日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泾桥村村民吴大爷一边点赞新的农贸市场,一边憧憬着今后的“买卖”能够越来越好。

去年12月,秀洲区供销合作社下属新洲供销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洪合镇泾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乡村振兴、共富示范”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村供销合作社——泾桥供销合作社,着力完善为农服务功能。

基层组织是供销合作社密切与农民联系的纽带,是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嘉兴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因地制宜,积极恢复、重建、改造提升以基层社为代表的基层组织,不断夯实基层阵地,延伸为农服务“触角”,取得了累累硕果。

基层社走上为农服务新路子

“重建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新洲供销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龙生是位“老供销人”,对于基层社的重建,有着自己的坚守,如何拓展供销合作社的服务领域,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升级的生活服务需求,是他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何龙生在调研中了解到,秀洲区洪合镇泾桥村距离集镇较远,农民卖菜、村民买菜不便,于是便在村口自发形成了小型露天菜场。露天菜场不仅妨碍交通,还影响村容村貌。为此,他便想到重建泾桥供销合作社的第一步,就是寻求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由新洲资产投资近300万元,共同建设村级专业农贸市场。以该项目带动发展,重启基层社的经营服务。

进入泾桥村,往西走上200米,一幢崭新的建筑物赫然在目。“这就是我们即将投入使用的泾桥农贸市场,气派吧!”何龙生说。泾桥农贸市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市场四周共设14间商铺,中间为蔬菜、水产等摊位,同时设有部分零星摊位方便老百姓自产自销。市场还将按照数字化改革要求,建设统一的智慧农贸市场管理平台,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让村民足不出户就想享受星级菜场的高品质服务。

“目前项目正进入后期装修阶段,预计7月中旬就将对外营业,现在招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何龙生表示。一时间,由基层社和村集体共同打造的泾桥农贸市场成了“香饽饽”,泾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岳周晓说,自己每天能接10来个咨询入驻市场的电话。“找对了服务方向,‘酒香不怕巷子深’!”岳周晓粗略估算,服务功能齐全的泾桥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后,能够辐射本村及周边村近1万人,不仅彻底解决了露天菜场占道经营现象,还增加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添砖加瓦。

据了解,泾桥供销合作社还将深度参与该村的为农服务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共富示范项目,建设好农产品冷链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完成后,形成农工商三者有机结合的全产业链和共同体。

以项目带动发展是嘉兴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恢复基层组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依托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重塑基层社组织功能、经营功能,也是一种有效抓手。

在南湖区新丰镇,生姜是当地农业产业的“金字招牌”。去年11月,新丰镇生姜产业农合联正式成立,助力生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年年初,依托生姜产业农合联,南湖区供销合作社、新丰镇国资企业嘉兴市新丰汉塘新农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及生姜产业农合联会员共同出资成立嘉兴市新丰供销社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又一基层社“回来了”。南湖区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丰供销公司计划开展冷链仓储、电子商务、农资供应、品牌打造等基建和经营服务,发展合作经济,提升基层社经济效益。同时,南湖区社也有效整合了新丰生姜产业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了新丰生姜等农产品的品质。

“小切口”推动共同富裕“大场景”

泾桥供销合作社和新丰供销合作社的恢复重建,是嘉兴市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嘉兴市现有基层社76个。其中,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两种组织形式的基层社共有65家。2021年,全市基层社实现经营总收入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967万元。目前,基层社在为农服务领域正在重塑时代角色。

在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方面,全市系统共有17家基层社积极参与,投资建设13.4万平方米农产品冷链仓库,共有冷藏车25辆。各基层社在出租部分冷链仓库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收购、储存与销售业务,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为积极融入城乡规划、城镇有机更新和小城镇整治工作大局,基层社最大限度地对社有危旧老房屋、散置低效用地进行更新盘活、改造提升。其中,桐乡、海盐基层资产盘活率超过90%。通过资产盘活,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建设7个农贸市场、26个庄稼医院、22个农事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

同时,基层社还积极引导发展乡村旅游,为基层组织发展开辟新道路。海盐、桐乡等供销合作社结合本地农业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布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我们提出了助力共同富裕九大工程,其中就包括固本强基助富工程。力争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15个,新建或改造合作化基层社7个,新增基层社社员数超3000个,累计建成农事服务中心40个、产业农合联38个。”嘉兴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社将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坚决扛起“两个率先”的历史使命,创新实施固本强基助富工程,在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大场景”中找准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的“小切口”,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