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寰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王凤梅
一身朴素的衣服,一张慈祥的面孔,一段忆不完的往事。坐在沙发上的老人正在讲述自己的过往经历,老人对面,两个年轻人举起手机,记录下了老人获得的所有荣誉。老人叫王凤梅,82岁,1963年12月参加工作,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供销社社属企业洛阳市废旧物资公司西工站经理、洛阳市物资回收总公司东关分公司经理、总公司业务科科长职务,于1995年11月光荣退休。
回想起计划经济时代,王凤梅老人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过去。自新中国成立,由于物资紧张,需要回收一切可再利用的物品,供销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废品回收起步,收旧报纸、旧铜烂铁等,至此社属企业废品公司(后来的回收公司)应运而生。而王凤梅老人就是供销系统最早的一批回收人,这一干就是30多年,从最初的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她始终坚守最初从业的那份初心,在平凡岗位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回收人的责任与担当,工作中她总是带头冲锋,凭借着一腔热血,带领同事们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交通工具单一,车辆少之又少,外出回收只靠人力的话回收量十分有限,当时架子车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也是外出回收的主力。那个时候没有周末双休,没有节假日,更不晓得什么是朝九晚五。她们从朝阳到日暮,拉着架子车走街串巷,去赶各种庙会、集会卖棉纱等物资。不管是旧书旧报纸还是废铜烂铁,从几斤、几十斤,到几百斤,靠的就是架子车和肩上的麻绳。谈及此情此景,老人的情绪有些许激动,她想起了曾经与她并肩作战的老回收人。是啊!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唯一不变的就是留在老人心中那份真情,与老回收人之间那份深厚淳朴的感情,还有心中那份对老回收公司的不舍与牵挂。老人继续说道“那个时候年轻啊,我们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揣着一个念头就是把工作干好,我们不怕累,不怕困难,不能愧对于党和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不能愧对于身上的职责。老人在回收任职期间,正是身处企业改革之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进一步拓展业务,她大胆开拓,统筹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她和同事们走遍全国各地发展业务,凭着诚信、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受到各地客户的赞许,并与客户们始终保持着融恰的关系,甚至到现在还同江西南昌、东北等客户互有联络。这些都为公司拓展经营网点奠定了扎扎实实的基础,为企业效益年年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画面中的老人依旧沉浸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旁边回收公司年轻的小伙一边小心翼翼翻阅着老人的荣誉证书,还一边做着记录:洛阳市一商局“先进个人代表”、洛阳市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度洛阳市劳动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全国废旧物资系统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中共洛阳市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四职标兵”、河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河南省废旧物资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省供销社再生资源先进工作者”、中共洛阳市委员会、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党风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洛阳市供销合作社先进工作者……
岁月流转,情怀永恒,可谓一生供销人,一世供销情。谈话中,老人提及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党、感谢领导、感谢组织一直以来对她的关心和关爱,她强调自己真的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了自己应该尽的责任,还鼓励我们趁着年轻好好干,要把咱们公司经营好!这些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我们既欣慰又感动,离开时老人紧紧握住我们的手,硬硬的手茧就像架子车上的麻绳一样勒在了我们肩上,那一瞬间我们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是一种精神,是信念,是热爱,也是一股力量,是凝聚力、是奋进力,更是创新力。